城市流动人口增长,妇幼保健面临挑战
随着本市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外来人员聚集地区和新型城区的妇幼保健机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近日,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已针对这一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以保障孕产妇的生产安全。
现状是,外来产妇的增幅显著,导致产科超负荷运转。据市卫生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的产妇主要集中在一些医疗水平高、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的医疗机构。以通州妇幼保健院为例,短短几年间,其分娩量从四千多人激增至七千多,产科医生在最忙碌的时候一天内要接生近三十个婴儿。这其中,外来人口占据分娩产妇的近三分之二。
面对这一挑战,本市已制定了紧急预案。一旦妇幼保健机构出现床位紧张的情况,将在辖区内进行调配,并上报市卫生部门,必要时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协调。本市已有1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与区域医疗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签订了对口转诊帮扶协议。这些综合医院将为妇幼保健机构提供产科专家的业务指导与支持。遇到床位紧张或高危产妇等情况,妇幼保健机构可第一时间将产妇转诊至对口支援的三甲医院。
本市还计划扩建部分妇幼保健机构,特别是在分娩压力较大的区域,如通州、朝阳、顺义、海淀等。在增加产科床位的本市还注重保证产科的服务质量。市卫生局表示,今年本市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规范转会诊与危重症抢救工作,目标是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在15/10万以下。
探访发现,在通州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人潮涌动。孕妇们在走廊里排队等候检查,场景繁忙有序。怀孕7个月的王美表示,如果没有家人帮忙排队,仅检查B超就要等待数小时。面对这样的场景,她表达了无奈但也理解这一现状下的挑战与努力。对于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从每一个新生儿家庭的笑容中可见一斑。(记者李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