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报道】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则关于蚊香的惊人传闻,引起了广泛关注。传闻称,一卷蚊香释放的超细微粒相当于燃烧了137根的量,这些微粒进入肺部可能会引发健康问题,甚至可能致癌。这一传闻引发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热议。
在浙江省各大超市,蚊香产品依然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各种类型应有尽有。随着夏季的到来,蚊子数量增多,蚊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关于蚊香的毒性问题,公众存在诸多疑虑和担忧。
针对这一传闻,浙江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浙医二院呼吸科主任沈华浩教授表示,将蚊香与的危害相提并论是不科学的。他指出,正规厂家生产的蚊香主要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入人体后不易蓄积,因此对人体没有大的伤害。
虽然蚊香本身没有毒性,但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微粒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对过敏体质者和有哮喘病史的人可能产生一定影响。沈教授在日常门诊中遇到过不少因使用蚊香而引发过敏反应的患者,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哮喘发作。
专家提醒,使用蚊香时需要注意方法。房间不能密闭,最好将蚊香放在上风头,让其随着风向飘满屋子,以达到既杀蚊虫又安全放心的效果。一些“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和孕妇在使用蚊香时也需要注意。婴幼儿最好不使用蚊香,可以使用蚊帐;孕妇最好避免使用有烟盘式蚊香。
虽然正规蚊香对人体不构成危害,但使用时仍需谨慎。专家还建议使用物理方法如灭蚊拍、灭蚊灯等进行灭蚊。随着秋季的到来,如果家中蚊子不多,可以考虑采用更加安全的方法来解决蚊虫问题。
这则报道来自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作者为翁浩浩。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各种传闻和谣言,不盲目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对于涉及健康的问题,我们应当听从专家和医生的意见,做出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