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高达8.2%,相当于全国约有0万慢阻肺患者。这一数据是在“自由呼吸中国行”健康教育项目报告会上公布的,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由呼吸中国行”活动由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和葛兰素史克(中国)携手发起,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正确认识,强调早期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树立长期规范治疗的信念。
上海瑞金医院肺科资深专家黄绍光教授在会上详细讲解了慢阻肺的相关知识。他强调,慢阻肺是一种以气道炎症为主,由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疾病,最终会导致气流受限。长期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三大典型症状。
黄绍光教授指出,长期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病因,吸烟人群的患病率是不吸烟人群的两倍多。接触职业性灰尘和化学品、室内外空气污染等也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慢阻肺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自由呼吸中国行”的调查显示,71%的患者认为慢阻肺限制了他们的运动和休闲生活,62%的患者感受到身体上的痛苦,46%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过去12个月内,43%的慢阻肺患者至少有一次因病情住院,每年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万余元。
黄绍光教授强调:“慢阻肺并非不可治疗,关键在于早防早治。”由于慢阻肺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他建议公众应提高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意识,以便及早发现病情。
对于那些已经咳嗽一段时间,伴随多痰、长期呼吸困难、运动时气急等疑似慢阻肺症状的患者,黄绍光教授建议应尽早确诊,并坚持接受长期的规范治疗,以减缓病情的发展,维持生活质量。
记者周婷玉为您报道这一重要的健康信息,让我们共同关注慢阻肺,呼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保护呼吸健康,享受自由呼吸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