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滥用“止咳水”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止咳水”作为一种处方药,自2005年起就被列入必须凭处方购买的药品管理之列。到了2007年,含可待因的复方口服溶液更是被列入了兴奋剂管理的药品,管理措施愈发严格。
“止咳水”的成瘾性和难以戒断的特性让人担忧。滥用“止咳水”为何会导致上瘾呢?长期大量摄入其中的磷酸可待因、等成分,会对身体产生依赖,导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依赖,类似于的成瘾过程。专家指出,如果不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滥用者成瘾的可能性几乎高达百分之百,而且一旦成瘾,戒断的难度极大。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滥用“止咳水”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大量连续服用“止咳水”,会导致肾脏、肝脏等器官功能减退,出现内分泌紊乱、低钾血症等症状。还会对脑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癫痫、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等。滥用“止咳水”还会导致心理行为异常,出现撒谎、脾气暴躁、自卑、自闭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自杀等极端行为。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止咳水”较难戒断,滥用者很可能成为毒贩的潜在目标,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们必须对“止咳水”保持警惕。当感冒、咳嗽时,应该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遵从医生的指导服药。在药店购买止咳类药物时,如果没有医生的处方,应该拒绝购买含可待因的“止咳水”。发现周围有人滥用“止咳水”,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和举报。在娱乐休闲场所,无论何人以何种方式提供“止咳水”,都要提高警惕,坚决拒绝饮用。特别是在学习、工作疲劳时,当有人劝喝“止咳水”提神时,更应该保持警惕,坚决拒绝。
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到滥用药物的危害。学校、家长和社会也应该加强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他们受到药品滥用的侵害。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销售药品的行为,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