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与收入之间的微妙关联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两位学者——江求川与张克中教授,联手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一项独特现象——“美貌经济学”。他们的论文《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美貌经济学”:身材重要吗?》已在权威期刊《经济学(季刊)》上发表,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及学术热议。该论文对女性身高与工资收入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事实。
这篇超过三万字的论文,聚焦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中个体的外貌特征如何影响他们的经济收益。研究背后的数据基础庞大且复杂,主要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中的城镇居民收入和体检数据。研究团队精心筛选了9788位样本数据,经过多次筛选后,只有1300个样本被用于最终的数据推导计算。其中,男性受访者平均身高约为168.8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约为158.8厘米。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的身高每增加一厘米,其工资收入会相应提高1.5%至2.2%。这一发现揭示了外貌特征在女性就业和收入方面的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在不同收入阶层中呈现出差异性,特别是在中等收入阶层的女性中最为显著。相对于女性而言,身材对男性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论文还指出身材偏重对女性的工资收入和就业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一结论引发了社会对于劳动力市场公平性的进一步思考。
华中科大管理学院副院长的张克中教授作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该研究背后的主要力量——博士生江求川。这位年轻的研究者凭借其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引领了这项研究。他们之所以选择进行这项研究,是因为注意到了现实中部分企业在招聘和薪酬制定上存在的与外貌相关的现象。他们希望通过深入的研究揭示背后的真相,引导公众更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这篇论文不仅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也引起了国际媒体如英国《金融时报》的注意,其数据结论被广泛应用和讨论。这一研究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揭示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新视角,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平、平等和包容性劳动力市场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