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秋季新生入学之际,一场视力普查在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普查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一年级学生的近视率已经高达30%以上。这个数据让保健老师马静媛深感忧虑,“这些孩子可能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开始近视了。”她无奈地说。
近视低龄化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王世明,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的副主任,指出这与早期教育息息相关。在两三岁时,家长们就让孩子长时间地弹钢琴、学画画、练字、看书,这种长时间近距离的用眼方式,对于尚未发育完全的手部肌肉来说,容易导致握笔姿势不正确,进而影响到视力,而且上学后很难纠正。更令人揪心的是,该中心曾接诊过最小的近视患者为两岁,右眼视力为175度、左眼视力为300度。
早在2011年上半年,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就已受省卫生厅、教育厅的委托,对济南市的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视力检查。结果显示,小学一年级的视力不良率就已经达到了26%,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一数据也在逐级攀升,到了初三,近视率更是高达82%。
如何防止近视已经成为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山东省教育厅的有关负责人对此深表关切,他强调:“防止近视不单是提高孩子视力的问题,也是为国家培养未来栋梁的问题。现在选拔飞行员时,竞争异常激烈,有时需要千里挑一、万里挑一。”
尽管早已有相关的防控方案,但在实际落实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对学生视力的定期监测就很难做到每学期两次。为了改善教室的光线环境,拟在全省中小学教室安装的无眩光护眼灯,也需要财政或社会力量的支持。
最近,从山东省教育厅传来好消息,今年他们将重点落实国家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在济南市市中区、临沂、聊城冠县等近视眼防控试点的学校已经开始试点新的防控措施,如亮眼操和无眩光护眼灯。亮眼操包括环视、侧视、晶体操三节,主要通过加强眼肌的训练,缓解视疲劳,从而达到预防假性近视、控制真性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这一系列新措施的推行,让人看到了防控近视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