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乘:赵国智勇之将的传奇征战
公元前250年,秦国的安国君短暂登基后离奇去世,异人在吕不韦的协助下顺利登基,是为。吕不韦成为秦国相国,掌握国政,但他在朝堂之上遭遇诸多排挤,特别是像王龁这样的军中宿将,对他并不买账。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国的乐乘崭露头角。
赵国利用秦国出现的短暂内耗期出兵,以避免未来与秦国的战争中,燕国在背后偷袭。此次出兵的大将并非他人,而是赵军的二号人物乐乘。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操作,展现出他的智勇之将的风采。
乐乘的规划首先是从太原郡出发,途经代郡,攻打燕国最西部的上谷郡。然后,从邯郸出发,沿着黄河而下,攻克武阳东面若干城邑,控制北易水。这两步若成功,便能将武阳孤立起来。这一方案虽然劳师袭远,但由于前一年赵军狂胜燕军,使得这个方案得以实施。
乐乘率领数万大军,按照既定方案进军燕国。燕国在上谷郡的部署并未出乎乐乘所料,兵力单薄,城防与中原相比差距很大。乐乘凭借充足的大型器械,如投石车、床、云梯等,按照中原攻城战的标准对付燕国守军,不到三个月便拿下上谷郡。
随后,乐乘加固“10军都陉”的防御,防止燕军反扑。他敏锐地捕捉到燕赵边界的的弱点,率领军队避开燕军的两河防线,顺利进入燕国的“督亢之地”,并夺取临乐、龙兑等城邑。乐乘趁势拿下汾门城,才兵临燕国下都武阳城下。
乐乘的进兵路线精准地攻击了燕国防线的薄弱环节,没有浪费一兵一卒在那些把守的城邑上。他的战功卓越,被赵孝成王封为武襄君,这是对他武力辅佐赵王的认可。
在战国史上,战功卓越的武将封君不少都带有武字,如秦国的武安君、武成侯、通武侯,赵国的乐乘也是其中之一。乐乘的封号和白起、王翦、王贲、李牧等人不相上下,足以显示赵孝成王对其的厚爱。
乐乘的征战不仅仅是武力之战,更是智谋之战。他的每一次决策都精准地抓住了敌人的弱点,充分利用地形和兵力优势,展现了他的智勇之将的风采。他的事迹将永载史册,成为赵国乃至整个战国史上的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