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香港歌星方大同的足迹遍布舞台,近30场演唱会让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近他的身体因过度劳累而出现了问题,不幸“爆肺”住院。虽然病情并不严重,但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三个月内需要静养,避免唱歌和乘坐飞机。
“爆肺”这个词听起来让人心惊肉跳,究竟什么是“爆肺”呢?为了深入了解,记者采访了郑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吕凤英。
通过网上搜索,我们发现关于“爆肺”的文章不少。其中提到,自发性气胸更常见于瘦高体型的人,男性患者远多于女性,比例高达6∶1。
方大同的身高达到了174厘米,体重却只有约50公斤,按照身高和体重的比例,他也属于瘦高个的群体。而之前我们提到的大学生小刘也有同样的体型特征。
吕凤英主任告诉我们,他们医院每个月都会接诊两三例“爆肺”患者,其中大部分是瘦高个的年轻人。经过分析,吕凤英认为,瘦高体型的人胸壁较薄,缓解外界功能较差,加上部分瘦高体型的人肺部发育不全,都增加了他们患上“爆肺”的风险。
说到“爆肺”,可能有些人会感到恐慌,但其实这是一个俗称,医学上称为“气胸”。在人体的肺部和胸壁之间,有一个密闭的潜在腔隙,叫做胸膜腔。正常情况下,这个腔隙内没有气体存在,只有极少量的液体。
当肺部出现漏气或者胸膜破裂时,空气会流入胸膜腔,形成气胸。胸膜腔内的压力会升高,压缩肺部,导致肺功能出现障碍,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心脏功能,威胁生命。
方大同的这次“爆肺”事件也引起了广大歌迷和公众的关注。许多人纷纷表示,希望他能够好好休息,尽快康复。也有专家提醒,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和高压力生活可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提醒人们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