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的康复之路: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与家庭训练的角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主任燕铁斌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强调对脑瘫患儿进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他提到:“对于脑瘫患儿而言,早期治疗的治愈率更高。”那么,究竟什么是脑瘫?我们又该如何把握治疗的黄金时期呢?
脑瘫,一个让许多家庭担忧的病症,是患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大脑受到非进行性外伤导致的以运动或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在中国,估计有500万以上的脑瘫患儿,发病率占千分之三。其中,痉挛性脑瘫是最为常见和典型的类型,表现为手足颤动、关节不灵活、走路不稳,仿佛呈现机器人般的步态。
燕铁斌教授指出,婴儿早期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特别是出生后6个月内,大脑迅速发育,此时进行早期干预,效果尤为显著。运动障碍在这个阶段较易恢复。这6个月是脑瘫儿治疗的关键期。家长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新生儿期(出生28天以内)出现反应迟钝、动作明显减少、吸吮能力弱等现象,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疑似脑瘫的迹象时,千万不要拖延。科学、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病情。燕铁斌教授特别强调,家庭康复训练在脑瘫康复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的关爱与耐心,以及在家中持续进行的康复训练,都是帮助患儿走向康复的关键。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呢?这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定制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但无论如何,坚持早期治疗,结合专业的康复训练与家庭训练,将为脑瘫患儿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让我们携手为这些孩子打开一扇希望之门,让他们在爱与关怀中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