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全国消除病危害规划(2011年\~2020年)》,为抗击麻风病设立了明确的目标。这份规划的背景是我国对麻风病的持久抗战,在过去的60多年里,我们已经免费查治了约50万名麻风病患者,使得该病的年发现率显著下降。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部分地区的麻风病疫情出现波动,甚至有所上升,这再次凸显了防治麻风病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该《规划》依据近年麻风病的患病率和发现率情况,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三类地区。在一类地区,如江西、湖南等,麻风病的早期发现率将在规划期间逐步提高。到2015年和2020年,这些地区的早期发现率分别达到70%和80%。新发现的患者中,畸残者的比例也将得到有效控制。
这份《规划》提出了宏伟的总目标:到2015年,全国麻风病患者数量较2010年减少20%,患病率控制在每县(市)万分之一以下;到2020年,患者数量减少一半,98%以上的县(市)患病率控制在每十万分之一以下。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对减少患者数量的追求,也显示出我们降低疾病畸残率的决心。
为了确保这些目标的达成,我们还设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其中包括:保持患者规则治疗率达到95%以上;开始联合化疗后新发生畸残者控制在10%以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年检查率达到95%以上;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率达到100%。我们还非常重视医疗卫生人员的防治技能培训和公众的知晓率,为此设定了相应的目标。
这份《规划》不仅是一份抗击麻风病的蓝图,更是我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这些目标,为我国的麻风病防治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不仅是对现在挑战的回应,更是对未来健康的承诺。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美好的明天,共同为消除麻风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