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上海地区眼表化学伤,暑期更需严防孩子意外
随着暑期的到来,孩子们迎来了欢乐时光,在这个时节,一种潜在的危险正悄悄潜伏在孩子们的身边。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专家徐建江教授的研究显示,上海地区眼表化学伤患病率达到惊人的1.58人/每10万人。其中,食品袋中的干燥剂、玩沙子中的水泥和石灰等酸碱物体,若不慎入眼,后果不堪设想。
徐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被美国眼科医师协会官方会刊《Ophthalmology》所刊登。文中指出,眼表化学伤不仅常见于工业环境中的工伤事故,如建筑工人在施工中遭遇高温物体烫眼或化学物品飞溅入眼。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因好奇撕开食品袋中的干燥剂,或是玩耍沙子时接触到掺杂的水泥、石灰等,导致的眼表化学伤也屡见不鲜。
干燥剂的碱性成分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一旦入眼,后果严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而装修时使用的化学涂料,若不慎入眼,同样是造成眼表化学伤的隐患。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在暑假期间尤其要加强监管,避免孩子接触到这些危险物品。
一旦发生干燥剂等酸碱类化学物品入眼的情况,应迅速寻找清洁水源进行冲洗,转动眼球,确保各个部位都得到充分清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要尽快寻求医疗救助,切勿因害怕而不敢动、不敢冲,这样只会贻误最佳的急救时机。
对于工人来说,加强劳动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使用防护镜等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高温物体烫眼或强酸、碱物体飞溅入眼,从而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在这个关乎孩子健康与未来的问题上,每一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希望广大家长和工人们都能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防范工作,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明亮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