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期发生的强烈地震引发了全球的核安全关注。对于这一事件,中国核电安全专家郁祖盛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明确表示,尽管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的事故级别被定为四级,目前核辐射剂量并未对人体产生实际影响。核辐射究竟对健康有何影响仍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担忧。为此,科技日报的记者特地采访了核医学专家。
关于核辐射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专家们给出了详细的解答。放射性辐射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我们日常在阳光下晒太阳时也会接触到来自宇宙的辐射。关键在于我们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是否在一定范围内。短时间内接受大剂量电离辐射可能导致急性放射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发热等。而长时间超过允许剂量的辐射则可能导致慢性放射病,主要引发造血功能障碍、内脏出血等一系列严重病症。这些症状在核辐射导致的全身外照射损伤中尤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核辐射的剂量是衡量其影响的关键。在放射医学和人体辐射防护领域,辐射剂量的衡量模式和计量单位多种多样。其中,“当量剂量”是一个较为完整的衡量模式,用于反映各种射线或粒子被吸收后引起的生物效应强弱。其国际标准单位是“西弗”。一般人可能对于西弗这个单位没有直观的认识,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西弗和微西弗,其中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
专家进一步解释说,人短时间内吸收0个毫西弗的放射性剂量可能是致命的,这是一个致死性剂量。如果吸收剂量在100个毫西弗以下并且是累计剂量,那么情况会有所不同。这意味着核辐射的影响并非绝对有害,关键在于具体的剂量和暴露时间。
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了解到核辐射的严重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虽然核辐射的存在无法避免,但关键在于我们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注意避免过量暴露,确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