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一份关于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的抽查报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报告指出,辽宁省内生产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合格率不容乐观,质量问题亟待关注。
在这次监督抽查中,质监部门对沈阳、大连、辽阳三个地区的20家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企业进行了产品抽查,共抽查了20批次产品。令人遗憾的是,产品实物质量合格仅有13批次,抽样合格率仅为65%。不合格的项目主要包括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和纤维含量。
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如果消费者购买了甲醛超标的服装,甲醛会缓慢释放出来,被人体吸入后,可能导致疲倦、乏力等症状,甚至引发呼吸道和皮肤炎症。长期接触还可能诱发癌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pH值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可能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的平衡,使肌肤变得敏感脆弱,降低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易导致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色牢度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影响穿着和使用,使浅色衣物容易受污染。对于婴幼儿来说,如果服装色牢度不合格,与皮肤直接接触时,可能会遭受有害物质的侵害,危害身体健康。
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些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质量把关不严,为降低成本而采购低价劣质的原材料。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未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组织生产,可能在染整、染化助剂等方面偷工减料。生产儿童服装的家庭作坊式企业数量较多,质量意识相对较差,也是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针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辽宁省质监部门已经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部门还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未来的生产质量。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保护自己和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