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治疗原则与疗效评价
一、治疗原则
对于超短型先天性巨结肠疾病的新生儿和儿童,我们首选保守治疗。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待六个月后再进行根治手术。其中,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定期肠道清洗、肛门扩张、药物治疗等。
当新生儿保守治疗失败或病情严重,无法进行根治手术时,我们会选择进行结肠造瘘术,为患儿提供必要的肠道减压和排泄途径。对于所有巨结肠疾病的儿童,我们都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根治手术。
二、根治手术的方式
目前常用的根治手术方式包括:Swenson法,即切除整个受累肠段,将正常肠管与肛门附近水平吻合;Soave法,即拉出整个直肠内膜,将保留的受累直肠外层放入正常肠道;以及Duhamel法,即在肛门水平不累肠背进行直肠吻合。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取决于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判断。
三、疗效评价
经过治疗后,我们会根据患儿的康复情况进行疗效评价:
1. 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能够正常排便或偶尔出现污便。
2. 好转:症状消失,排便基本正常,但常有便失禁的情况。
3. 未愈:症状仍然存在,或者排便完全失禁。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会进一步评估患儿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药物、手术等。我们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恢复患儿的肠道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