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龙江河畔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镉污染事件。当污染发生时,龙江上游的镉浓度最高峰值竟然超标80倍,整个受污染的河段长达一百多公里,其中75公里的水质镉浓度超标达到20倍以上。经过当地及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大量投放食品助凝剂,目前污染团镉浓度峰值超标已降至19.5倍。
为了削减污染,根据专家组的研判和方案,河池市和柳州市分别在七个关键位置设立了削减化学物品投放点。这些投放点包括叶茂电站、宜州市区的二桥、三桥、洛东电站、洛东博冠公司、三岔口电站和柳城糯米滩水电站。
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的专家组组长、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振成详细介绍了采取的应对措施。他们在龙江重污染段投放药物进行絮凝沉淀;当镉污染水团进入柳江后,由于镉浓度已经较低,因此采取调清水稀释的方法进一步降低镉浓度;在柳州市区的自来水厂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取水口镉浓度超标的情况。
环保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虢清伟表示,每个投药点都能达到40%至60%的除镉效果,远超预期。
在这场应急响应中,210多名监测人员参与了工作,他们在龙江至柳江长达200公里的河段内设立了20个定点监测断面和数十个巡测点,对重点断面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和监控。专家们不仅进行定性分析,还通过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精确到龙江水体每超标多少倍的镉就需要添加多少化学药剂。
回顾此次事件的新闻回放,要追溯到2012年1月15日,当时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的网箱养鱼出现了少量死鱼现象。经过调查,发现宜州拉浪码头前的水质重金属超标了惊人的80倍。龙年春节期间,龙江河段的镉含量超标更是威胁到了沿岸及下游居民的饮水安全。当地迅速采取行动展开治污工作,以尽量减少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广西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河池市金城江区鸿泉立德粉材料厂与广西金河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冶化厂两家企业与此事件有直接关系。有关专家指出,重金属镉具有毒性,长期接触会对人体肾功能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