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运动与生活的微妙关系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一流传久远的谚语道出了饭后散步对健康的益处。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何时开始运动才最为适宜。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这个问题。
说到饭后运动,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习惯性地呼朋引伴出去散步或跳广场舞。的确,饭后适度的活动对身体有益。如果一吃完饭就立即投入运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那么,究竟何时开始运动才最为合适呢?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饭后”并非指一吃完饭立刻就运动。这里的“饭后”实际上指的是饭后一段时间。刚吃完饭时,食物还停留在胃部。此时运动,可能会导致胃内食物震荡,撞击胃部,引起不适。运动还会影响神经调节,使更多的血液流向骨骼肌,导致消化道供血不足,影响消化。为了确保健康,饭后至少需要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才能进行低强度、小运动量的锻炼,如散步等。而如果是进行中高强度运动,如跑步、篮球等,则需要更长的休息时间,大约一到两个小时。若晚餐进食过多,则更需延长休息时间。
除了关于运动时间的讨论,还有关于饭前与饭后的生活习惯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祖辉副主任医师建议,运动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前。饭前运动可以提高体内代谢率,运动停止后,代谢率仍会保持高水平,吃饭时可以继续消耗体内热量。饭前运动还能降低糖原储量,使碳水化合物不易转化为脂肪。如果选择饭后运动,则应尽早吃饭、尽早运动。陈医生提醒,饭前和饭后都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和吃饭之间需要有间隔。
除了运动,饭后还有一些事情需要注意。饭后不要立即吸烟。饭后肠胃蠕动加快,血液循环增加,此时吸烟的有害物质更容易被身体吸收。饭后也不应立即洗澡。洗澡时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如果饭后立即洗澡,会导致脑部血流量减少,引发头晕、晕倒等情况。饭后也不要立即喝浓茶。茶叶中的茶碱会影响铁元素吸收,长期如此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饭后运动要掌握好时间,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强度进行合理的安排。正确的做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到运动带来的益处,使生活更加健康、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