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湖南省溆浦县发生了一起因村民焚烧香纸祭祖而引发的山火事故,造成了三人不幸丧生。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传统习俗与安全保障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为了防范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相关部门已经全面展开森林防火的部署,并大力倡导文明祭祀。要在短时间内改变沿袭多年的传统习俗并非易事,实现低碳清明依然任重道远。
清明是中国人祭拜祖先的传统节日,烧纸、焚香等祭奠方式历史悠久,根深蒂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现代化的“祭品”如“别墅”、“奔驰”、“小蜜”等也应运而生。据统计,去年清明节当天,全国在香蜡纸烛等祭品上的花费竟高达100多亿元。而每年清明前后,因祭祀引发的山火更是屡屡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宣传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献上一束鲜花、点上一枝蜡烛、留下一曲旋律,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抒发对先人的思念。在北京、上海等现代化都市,即便是在墓前悼念,也更多地是选择献上一束鲜花或植上一棵具有特殊意义的树,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要改变传统祭祀的弊端,树立低碳祭祀的新风尚,无疑是今后清明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农村地区,由于互联网尚未全面普及,要让广大农民朋友完全改变传统祭奠方式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部门进一步加大文明祭祀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摒弃封建的不文明行为。相关部门也需要推行有效的措施,创设农村文明环境,更多文明的祭祀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清明节真正回归其本质,弘扬传统文化的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倡导文明祭祀,树立绿色低碳的祭祀新风尚。让我们在缅怀祖先的也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