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清单罗列清晰,其中包含了四种注射液以及血常规化验和注射用具,总计费用高达一千三百五十元。这是一张针对年轻女患者夏萍的药单,她今年二十四岁,是宁波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出纳。
夏萍的病情始于一个炎热的夏日,高烧三十九度多,使她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在前往社区医院就诊后,医生的建议让她决定前往更大的医疗机构——鄞州第二医院。在那里,内科医生张奇军简短询问了她的病情后,便开出了一千多元的药单。
夏萍回忆道,张奇军医生只是简单询问了她的病情和体温,用压舌板检查了一下喉咙后,便在病历本上迅速记录下了病情情况。病历上写明她发热、咽痛、扁桃体化脓等症状。随后,她前往收费窗口支付费用时,得知总金额高达一千三百五十元。这对于月薪只有一千六百元的夏萍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这张药单引起了夏萍的质疑。她不禁思考,为何医生在如此简短的诊断后就能开出如此昂贵的药单?她联系本报记者,希望能向鄞州第二医院讨个说法。
据悉,夏萍所使用的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以及舒血宁注射液等用于治疗发烧和其他相关症状的药物。还包括血常规化验和注射用具等费用。对于这笔费用是否过高,是否匹配夏萍的病情,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
在这个事件中,我们不能忽视医患之间的信任问题。医生应该详细解释药品价格和治疗方案,以便患者能够充分了解并做出决策。作为患者,我们也有权对医疗费用提出疑问和质疑。希望通过这次事件,能够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让医疗体系更加公平透明。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在面对突发疾病时,务必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医疗费用问题,可以向医生咨询并了解详细情况,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让我们共同关注医疗问题,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