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慢性病症,其发病潜伏期并不明确,但常常在移居高原一年或原急性高原病延迟后出现。这种疾病源于血液粘度增加和血流速度的减缓,导致全身器官的缺氧损伤。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因器官受损程度不同而各异,表现极为复杂。
大约95%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发绀,这是本病的主要征象。患者的口唇、面颊部、耳廓边缘及指(趾)甲床等部位呈现出青紫色。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呈现出紫红色条纹,这种特有的面容被称为“高原多血面容”。除此之外,眼结合膜充血、舌质紫色、舌苔厚而干裂、舌咽粘膜呈黑色或紫色等症状也较为常见。
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液学变化引起的组织缺氧程度密切相关。当离开低氧环境返回平原后,随着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的恢复正常,症状也会逐渐消失。当患者再次返回高原时,症状很可能会复发。
除了上述表现,约17.7%的患者会出现杵状指,12.8%的患者指甲凹陷。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面部和下肢水肿,肝脾肿胀。心律方面,大多数患者的心律是规律的,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动过慢或窦性心律失常。在约20%的病例中,可以听到心尖区和肺动脉瓣区的Ⅰ-Ⅱ级肺动脉杂音,第一心音亢进或分裂。血压可能偏高或偏低,脉压差较小。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多样且复杂,对于这样的病症,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特别是在高原环境下,更应该注意身体的各种反应。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