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段郢乡农民陈怀兰,因连续高热被诊断出患有危险的粟粒性结核病。在北京治疗康复后返乡,其医保报销的过程中却引起了当地疾控中心的注意。这得益于全国联网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让陈怀兰的病情迅速被当地疾控中心追踪并介入管理。现在陈怀兰已经完成抗结核治疗周期,复查结果也呈阴性。安徽省是全国控制结核病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多方支持下编织起严密的结核病防控网络,成效显著。
不久前,安徽省阜南县的王龙巨因肺结核病在当地接受治疗。按照规定,他需要定期前往县疾控中心复查并领取免费药物。然而一个月过去,王龙巨却未按约定前来复查,人也消失了。原来他去了河南省林州市看望女儿。得知此消息后,阜南县疾控中心立即与林州市疾控中心取得联系,经过一天的奔波终于找到了王龙巨。林州市疾控中心迅速安排王龙巨在当地的药物治疗,确保他的治疗不会中断。
肺结核的治疗并非易事。“肺结核不难治,难的是管理。”这一病症需要至少为期6个月的规范治疗才能彻底遏制结核杆菌。一些患者往往在治疗过程中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发展成耐药性结核病。为此,我国推行了结核病病人全程督导管理制度,力求发现一个、管好一个、治愈一个。在安徽省,这一管理制度的执行率已经达到了100%。
安徽省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得到了中央、安徽省民生工程以及全球基金项目的支持。这一系列的努力使得安徽省的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病人的发现率和管理率有了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跨省追踪和全程督导管理,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让任何一个病人“漏网”。这一成果的实现,不仅彰显了我国对于公共卫生事务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于每一个生命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