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种在白种人中较高发的疾病——炎症性肠病,在亚洲地区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这一现象已引起专家的高度关注。在近20年,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里,亚洲地区的炎症性肠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在我国,溃疡性的发病率约为每十万人中有11.6人患病,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则在每十万人中有1.4至1.5人患病。
在最近结束的、备受瞩目的第174期Falk论坛上,与会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关于生活方式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尤其是在亚洲地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方面。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亚洲人逐渐西化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方面的变化,可能是导致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大量摄入油炸食物和甜食等饮食习惯的改变,都可能导致肠道炎症的增加。肠道感染史以及长期服用药物也可能是该病的潜在风险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Falk论坛不仅专注于肠道疾病的研究,还将肝脏疾病和食管、胃肠疾病进行了跨学科的综合。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常因为肝功能异常而求医;许多患者还会合并腹腔和肠道感染;肝硬化失代偿者因胃底食管问题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在临床中也屡见不鲜。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与研究有助于打破学术壁垒,促进人体疾病的整体研究。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作为全球知名的医学论坛之一,以消化道疾病为主的Falk论坛已经成功在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举办。本期论坛由知名的Falk基金会和深圳市康哲药业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与会专家就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药物进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分享经验和观点。这场论坛不仅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医学研究者和医生参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动医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