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十二月十三日,我们在寒冷冬风中停下脚步,在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举行一场庄严的仪式。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而设立的公祭日。这一天,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时代的呼唤。在这一天,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此刻,让我们共同回望那段黑暗的历史,向逝去的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回溯立法背景,那个特殊的时刻在二零一四年的春天定格。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形式,正式确认每年的十二月十三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国家公祭日。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和平的承诺。这一决策,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历史真相的坚守和对和平发展的追求。
每逢这一天,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会亲临现场,共同主持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他们为遇难同胞默哀、献花。这不仅是对死难者的缅怀,更是对和平的宣誓。这一刻,我们共同铭记历史,共同捍卫和平。此刻,我们共同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决不会忘记历史,决不会让悲剧重演。我们珍视和平,坚决捍卫和平。这份决心和信念,通过国家公祭仪式得以彰显。它穿越时空隧道,激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们不仅是在悼念死难者、铭记历史真相,更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的决心和信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已经连续举行了十一年之久。每一次公祭仪式都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每一个参与仪式的人都是和平的坚定捍卫者。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