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电视如何开启浏览器以及浏览器适配问题的终结
近期,浏览器制造商巨头如苹果、微软、谷歌和Mozilla宣布将联手解决网页适配问题。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对于我们这些日常的网民来说,一个更加舒适、统一的浏览体验即将来临。接下来让我们深入背后的故事,同时回顾微软与浏览器之战的一段历史。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浏览器从单一的功能逐步迈向更加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不同浏览器之间的兼容性问题逐渐凸显,因为不同的浏览器对同一段代码有不同的方式。这导致在不同的浏览器上,同一网站可能会出现显示或互动效果不一致的情况。而乐视电视用户想要开启浏览器功能时,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大浏览器制造商一直在努力进行适配和优化。而这次联手合作可以被视作是一次重要的里程碑。它预示着困扰我们多年的屏幕大乱斗即将结束。
而在讨论浏览器适配问题之前,有一个有趣的历史事件值得一提,那就是微软掀起的UA大混战。UA即User Agent,是浏览器的“身份证”,包含了浏览器的身份信息以及操作系统等信息。网站通过识别UA来判断浏览器的类型和版本,从而返回相应的网页内容。随着浏览器的发展,不同的浏览器拥有不同的特性。而UA识别机制为网站提供了根据浏览器特性返回不同网页的可能。在那个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代,各大浏览器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了一场激烈的UA大战。微软的IE浏览器通过伪装UA等手段逐渐赢得了市场份额并最终击败了当时的网景浏览器。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兼容性问题。直到如今各大浏览器的联手合作才有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未来网站无需再针对不同的浏览器进行复杂的适配工作只需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就能确保所有用户在所有浏览器中都能享受到一致的浏览体验这对于乐视电视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他们将能够更轻松地开启浏览器功能并浏览互联网的世界无需担心兼容性问题所带来的困扰。IE 4.0时代背后的故事与浏览器间的“战争”
网景在被收购之前,并未完全放弃。他们公开了源代码,并用最初的代号Mozilla创建了Mozilla组织。而这个组织中的火狐浏览器成为了网景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了与原先的网景浏览器有所区分,火狐在原有的UA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标识Firefox。Mozilla还研发了一个名为Gecko的排版引擎,被火狐集成在自己的UA中。
网站开发者们知道使用Gecko引擎的浏览器性能卓越,因此会为其准备更为高级的页面。而其他浏览器为了与时俱进,也开始伪造自己的“身份”。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所有浏览器都开始伪装自己是Mozilla。
那些追随Linux的开发者们编写了Konqueror浏览器,使用的是KHTML引擎。他们认为KHTML与Gecko一样优秀,但网站并未给予他们同等对待,于是也开始伪装自己,并在UA中声明自己的实力。UA的示例为:Mozilla/5.0 (compatible Konqueror/3.2 FreeBSD) (KHTML, like Gecko)。
苹果的Safari浏览器基于KHTML引擎,并加入了许多新特性,因此它自立门户,称自己的引擎为WebKit。但出于不想失去那些为KHTML编写的东西,Safari也选择了在UA中加入标识。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Chrome浏览器,也是基于WebKit开发的,同时也保留了那些为WebKit编写的东西在UA中的标识。这造成了UA的复杂性,如:Mozilla/5.0 (Windows NT 5.1 en-US) AppleWebKit/525.13 (KHTML, like Gecko) Chrome/0.2.149.27 Safari/525.13。仿佛是一个“套娃”现象,人人都在伪装成Mozilla,但又各自有着自己的特色。
除了UA的复杂多样性之外,浏览器之间为了各自的市场地位,还衍生出了各种“兼容模式”和“兼容插件”。为何直到现在,浏览器才开始考虑“统一标准”这个问题呢?这主要是因为公开统一标准的推广需要时间,涉及众多厂商的利益。如果大家都统一,就会失去独特的优势,可能使产品沦为工具。但随着浏览器功能趋于稳定,技术上的突破变得困难,追求统一成为了大势所趋。曾经围绕IE浏览器的两次“世界大战”,如今也走向了群雄割据、统一标准的局面。而微软系统不支持4K分辨率屏幕的问题则是另一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