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需谨慎,避免盲目施力——中医专家提醒
随着炎热的夏季到来,中暑、热感冒的民众数量不断增多。在这个时节,刮痧成为了许多人选择的缓解不适的手段。刮痧并非随意乱刮,中医师提醒,刮痧需谨慎,避免盲目施力。
近日,不少民众在亲友间随手拿个汤匙、,便在肩、背处进行刮痧。这种随意乱刮的方式往往容易造成背部红肿发紫,甚至刮破皮肤出现伤口。华康中医诊所院长张家蓓指出,盲目刮痧不仅可能无法缓解中暑症状,伤口渗血还可能引发感染风险。
中医师表示,刮痧时应以刮出皮肤小红点为宜,这是散热的表现。若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皮肤受伤,甚至引发感染。而刮痧时,颈部动脉是禁区,应避免在此区域进行刮痧。曾有患者因重复在颈部动脉区域用力刮痧,导致中风。
台北市中医师公会名誉理事长陈潮宗表示,有些患者在求诊时,背部状况可谓“血肉模糊”。有患者因为觉得中暑不舒服,便反复刮痧,且力度越来越大,最终痛得无法忍受只能寻求医生帮助。
专家指出,中暑刮痧是有学问的。在刮痧时,应选取与发汗功能相关的部位,如龙骨(脊椎)旁边的两块肉,这些部位轻轻刮痧可使微血管破裂,加速散热、散掉暑气。刮痧后还需喝至少300cc的温水以帮助调节。
随着夏季室内外温差加大,运动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调节不佳的人群最容易中暑。专家建议,在刮痧前应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正确的刮痧部位和力度,避免盲目施力。
刮痧虽好,但需谨慎。在刮痧前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正确的刮痧方式,避免盲目施力造成的伤害。在享受刮痧带来的舒缓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注:该文章《太热猛刮痧!背部血肉模糊》由网友『青春給ㄋ図務教育』投递,本站仅提供信息参考,内容未经本站核实,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