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中国银行业的三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已经全面步入了“1时代”。让我们深入这一变化的背后细节。
一、国有大行的利率调整步伐
在2023年12月,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为首的国有大行,毅然率先下调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至1.95%。这一调整,较此前下降了25个基点,意味着我们距离2%的关口更进一步。到了2024年7月,国有六大行(包括邮政储蓄银行)进一步调整利率策略,五年期定存挂牌利率降至1.8%,与此三年期利率继续保持在“1时代”。
二、中小银行的差异化表现
大多数中小银行遵循大行的步伐,将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维持在2%以下。以一些村镇银行为例,它们在2025年3月的挂牌利率为2.6%(针对五年期)。为了应对存款考核,部分银行会采取高息揽储的策略。它们通过“利率+礼品/立减金”等组合优惠,吸引储户的目光。在这种情况下,三年期定存的综合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2.75%-3.0%。
三、背后的市场环境与影响
这一切调整的背后,离不开央行的政策引导。央行通过逆回购、LPR下调等工具,不断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这一举措迫使银行降低存款利率,以缓解净息差压力。对于储户而言,低利率环境促使他们重新思考储蓄方式。更多的储户可能选择长期存款,或者转向理财、国债等替代产品。
三年期定存挂牌利率进入“1时代”已经成为行业的常态。尽管如此,中小银行仍会通过各种阶段性优惠活动,为储户提供略高于挂牌利率的实际收益。这一局面对于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而对于储户来说,则需要更加审慎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储蓄方式。未来的银行业利率走向,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