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服务蓬勃发展,全国中医诊所数量突破两万八,县级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新华社北京专电(记者田晓航、李恒报道)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一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中医药服务能力在过去的十年内突飞猛进,特色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赵文华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中医药发展的十大亮点。他指出,我国从强化县级中医院的核心地位、大力推动中医馆建设、加强县级非中医医疗机构中的中医科室建设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等方面入手,致力于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这一系列的行动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截至2022年6月的数据,全国备案的中医诊所数量已经飙升至28280个。更令人振奋的是,98%以上的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显示出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日益完善。
中医药不仅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较少的资源提供了较多的服务,放大了惠民效果,还积极参与了医联体的建设。在2021年,有68%的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市、区)中医院参与了医联体,其中约34%的试点中医院更是作为牵头医院担当重要角色。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做实,我国未来的规划包括加快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将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以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还将建设中医互联网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中医医疗服务模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将助推中医药事业迈向新的高度,为更多民众带来健康和福祉。期待着中医药在未来继续发挥独特优势,为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