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水肿:中医视角下的食疗与日常护理之道
小儿水肿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体内水液潴留,泛溢于肌肤,导致面目、四肢乃至全身浮肿。这种病在2-7岁的儿童中较为多发。中医将小儿水肿分为和阳水两种,其中阳水更为常见。若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阳水水肿的治疗效果往往较好,康复速度也相对较快。而水肿的治疗病程则相对较长。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读阳水水肿,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此病通常在感染链球菌后的1-3周出现,伴随水肿、血尿、尿少、高血压和尿蛋白等症状。其中,血尿是诊断急性肾炎的主要依据。
对于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的治疗,食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下面为大家介绍两种食疗偏方。
四神水鸭汤:取一只水鸭(约1-2斤),去心莲子、芡实、茯苓、淮山各15克。将水鸭宰杀清理后,与药材一起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至鸭肉酥烂即可。此汤具有滋补养阴、利水消肿的功效。
黄芪鲤鱼汤:取鲤鱼一条(约250-350克),加入生姜、葱白、砂仁、莲子、赤小豆、黄芪等材料,一同煮半小时。此汤有助于补气养血、利水消肿。
除了食疗,小儿水肿的日常护理也非常关键。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肥腻的食物,以免刺激机体,加重病情。
2. 注意预防感冒,感冒可能加重病情。如果患有皮肤疮疖,要及时彻底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3. 在水肿期,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和水的摄入。早期少尿时,饮食无盐为好;尿量增多、水肿好转时,再采取低盐饮食。
4. 浮肿严重时需卧床休息,发病早期也应以休息为主。等浮肿基本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对于小儿水肿,既要积极治疗,也要注重日常护理。只有综合调理,才能让小儿尽快康复,远离病痛。
以上内容专稿于9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