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旅游行业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导游与游客关系的广泛关注。就在本月19日下午,丽江一位刘姓导游在带领游客游览玉龙雪山时突然离世,这一悲剧再次将导游的生存状态推向公众视野。
当天下午,多条消息在微博和微信上迅速传播,称丽江的这位导游在带团游览玉龙雪山时突然倒地不起。据丽江市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透露,这位刘姓导游是丽江中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他在等待游客观看印象丽江的过程中,与另一名导游聊天时突然倒下,出现口吐白沫的症状。尽管玉龙雪山医务室的人员迅速进行了抢救,但遗憾的是,他最终离世。目前,旅行社已经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处理后续相关事宜。
这个悲剧事件将导游行业的艰辛再次呈现在公众面前。有业内人士形象地描述,导游这个职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吃得比猪差”。如果不亲自从事这个行业,很难有人能够深刻体会到导游身心两方面的劳困。
丽江资深导游曾晶发出了一声叹息:“现在,人人都在谈论导游、批评导游,可是真正关注导游生存和工作状态的人却并不多。”她认为,如果这名导游的离世不能唤起社会对导游群体的关注,那么类似的悲剧仍然会不断发生。
我们也应该关注到在悲剧发生时的急救措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副院长杨跃进说,在有人突然倒下时,应该迅速进行急救。他鼓励群众无论有没有资质,都要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按压胸部等,以恢复血液流动。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杨进刚则提醒,心脏病发作时,应该叫救护车而不是打车前往医院。据阜外医院发布的研究数据,北京市急性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死亡率高达66%,其中在路上等待医院的途中死亡比例就占了10%。
这一系列的悲剧提醒我们,关注导游的生存状态和行业艰辛至关重要。我们也需要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帮助。希望这样的悲剧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社会的关爱与理解,让更多人了解导游行业的艰辛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