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聚焦营养立法,助力全民健康素质提升——“第二届学校供餐研讨会”热议营养改善计划
北京,一场关于全民健康的盛会正在火热开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主办,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奶业协会和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协办的“第二届学校供餐研讨会”,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和学者,共同如何推进营养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供餐营养均衡。此次会议,重点聚焦营养改善计划,旨在助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
会议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当前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各地营养餐食质量和标准仍参差不齐,膳食补助与免费午餐的概念也存在混淆。他强调,为了保障全民健康,必须尽快推动营养立法工作,明确营养改善方式方法。这不仅是提高学生群体的健康水平,更是对全民健康素质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田祖荫在会上介绍,目前全国已有相当规模的地区开展了营养改善计划的地方试点工作。除了国家试点的22个省699个县外,另有22个省的616个县也积极投身其中,覆盖了14万多所学校,受益学生人数高达约3200万人。这一计划的实施,不仅有效改善了儿童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状况,减少了营养不良率和贫血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们的智力水平。
为了持续推进营养改善工作,马冠生副所长建议各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与指导工作。从管理法规制定、管理体系确定、管理职能分工等方面入手,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确保营养改善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他强调,只有加强立法工作,明确营养改善的方式方法,才能确保全民营养改善计划取得实效。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营养立法工作刻不容缓,营养均衡的供餐体系亟待完善。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营养均衡的餐食,共同助力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