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癌症在我国呈现出高发的态势,患者数量逐年攀升,死亡率居高不下。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许多医院开始并应用生物治疗技术来抗击肿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在癌症治疗的新领域——温热疗法中,我们看到了显著的疗效。
何为温热疗法?这种新奇的疗法究竟是如何与癌症战斗的?让我们一竟。
温热疗法的起源要追溯到1975年,那时的科学家们开始将癌症的生物学特征应用于治疗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在癌组织上加热的技术。尽管初期,人们曾期待仅靠温热疗法就能完全治愈癌症,但现实是,它现已与其他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射线及化学疗法相结合使用。尽管如此,温热疗法仍被赞誉为“大温泉”或“高温大澡堂”疗法,并从1985年起被公认为高度先进的医疗方法之一。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对于温热疗法的温度,有一个特定的范围。想象一下浴池的温度,微热的40℃和火热的45℃以上。过去,我们曾使用温湿布敷、热气浴、超短波、微波疗法、超声波疗法等作为温热疗法的方式,进行一时性或局部性的治疗,有时温度会达到50℃。但在治疗癌症时,我们却发现,温度维持在42℃-43℃最为适宜。
温热疗法主要分为全身加热和局部加热两种方式。全身加热法是在患者接受全身后,从股动脉导出血液,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后再返回股静脉。有时,我们会使用泵辅助血液循环,这种方法被称为“体外循环法”。对于已经转移到全身的癌症,我们会结合化学疗法,将体温升至41℃-42℃,并维持1-2小时。
另一方面,局部加热法则是使用微波和高频涂药器,对癌症的局部进行温烤。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皮肤癌、表浅凸出的癌以及食道、直肠和子宫等管腔脏器的癌肿。我们将温度控制在42℃-43℃,每次治疗一小时,便能看到一定程度的疗效。尽管深部加温的涂药器还有待改进,但温热疗法在癌症治疗上已经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癌的温热疗法仍面临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这一疗法将会越来越完善,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