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速冻食品新国标是一种自我歧视?

  • 女性健康
  • 2025-04-11 18:24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关于速冻食品中金葡菌标准调整的背后

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4日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其中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存在量标准有所调整,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一改变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又一次倒退。卫生部回应称,新标准并非降低金葡菌指标,而是综合考虑了安全、国情和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

在此之前,金葡菌在速冻食品中的存在是被严格限制的,即“不得检出”。但现在,允许其在一定条件下限量存在,似乎给人一种标准降低的感觉。但标准的实际变化并非表面所见那么简单。有关部门设定的安全前提是在-18℃的条件下进行速冻、保存和运输。

在现实生活中,能否保证所有速冻食品都在-18℃的条件下保存和运输呢?事实上,很多地方并不能做到这一点。甚至据报道,有的地方连疫苗都无法保证在适当的温度下保存。在没有达到-18℃保存和运输条件的情况下,金葡菌很容易爆发繁殖,突破产毒界限。

去年,我国出台了生乳新国标,被业内人士批评为“全球最差”。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食品出口却遵循着更高的安全标准。也就是说,低标准适用于内销,高标准适用于出口。虽然国内的安全标准相对较低,但我们的企业却能达到国际标准,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

安监总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出口食品的抽检合格率高达99.8%,而内销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仅为91.8%。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的王锡昌教授提供了一份有关金葡菌的资料链接,指出金葡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和土壤中,人和动物是主要携带者。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实际上是由于其产生的肠毒素所致。最适宜产生肠毒素的温度是37℃,温度越高产毒时间越短。而金葡菌肠毒素在10℃以下是不会产生的,只有在10℃至21.1℃的环境下超过12小时才会产生毒素。

对于速冻食品中金葡菌的存在量问题,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在设定标准时,既要考虑到食品安全,也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我们需要加强监管,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能达到规定的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