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这份无声的关爱,体现着我们社会的温暖与力量。在冬季,这个被誉为北京市无偿献血的淡季,我们却看到了别样的景象。临床用血供需紧张,但北京市的献血率却以20.7‰的傲人成绩位居全国之首,这背后是无数献血者的无私奉献。
自我国实施献血法以来,北京这座繁华都市已有300余万人次参与了无偿献血。全市的采供血总量逐年攀升,从2006年的93吨增加至2010年的142吨。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临床用血量也平均年增长10%,确保每天约1700单位的采血量才能满足需求。尤其在气温骤降的11月份,街头献血人数减少,血液供需的矛盾愈发凸显。
为确保首都血液的安全与足量供应,市卫生局和各区县献血办采取了多项措施。他们加大了宣传力度,深入街道、社区及医疗机构,普及无偿献血的益处。积极招募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参与献血。自今年11月份以来,已有7千名职工无偿献血超过150万毫升。他们通过首都献血服务热线等渠道招募应急无偿献血者和多次献血者,发送的招募短信近6万条,成功招募了2130名献血预备役。
不仅如此,北京市还在优化采血点的布局,方便献血者捐献。在原有的52家无偿献血点的基础上增设了4个采血点,并考虑延长采血时间。北京市还有完善的“还血政策”,关爱每一位献血者。从今年4月1日起,献血者及其亲属可以按照政策进行血费的报销。
对于许多人关心的献血是否会影响健康的问题,专家们早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一般成人的血液总量为0-5000毫升,一次献血200毫升或毫升,仅占据全部血量的极小部分,很快就会得到补充。长期适量献血不仅不会影响健康,还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脑血流量,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晰。
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至今,北京市还没有发生过因献血感染疾病的情况。每一次的献血,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是对社会的无声贡献。让我们携手,共同为这份关爱与温暖努力,将这份生命的礼物传递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