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宁报道,随着地震发生后的第八天来临,深入灾区的媒体记者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身处高原的他们,不仅要面对严峻的环境,还要持续传递灾区的动态。
高原反应成为这些新闻工作者的最大挑战之一。许多记者因高原反应而出现身体不适,有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症状。新华社和东方卫视的两位记者因高原不适被青海消防总队医院确诊为肺水肿,并及时送往低海拔地区接受治疗。据统计,青海消防总队医院已为各新闻媒体记者诊治达196人次,并配备了抗缺氧、抗疲劳药品200余件。
这些记者在救援现场的忙碌身影让人印象深刻。在废墟上、医疗救护站、灾民安置点等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他们奔波的身影。他们扛着摄影摄像器材,在救援现场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尽管面临着体力与脑力的双重消耗,但他们依然坚守岗位。他们挑战着生理极限,只为将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达给全国人民。
在玉树巴塘机场,中新网记者观察到,随着玉树地震进入第八天,机场依然繁忙。作为玉树的“空中生命线”,机场不断转运着伤病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转运的伤病员中,外来援助人员和媒体记者的高原病患者日益增多,甚至占据了转运伤员总数的30%。
山西医疗卫生救援队在玉树巴塘机场驻守,负责为需要转运的伤病员进行登机前的护理和人员编排。据该救援队出示的登记簿显示,仅20日一天,机场就转运了113位伤病员。其中,除了外伤患者外,还有近30位高原病患者。这些高原病患者中,还包括中新网的一名文字记者。一位护士长向记者介绍,这两天来,罹患高原病的救援人员和媒体记者很多,比例高达30%,其中多位患者已发展为肺水肿,甚至出现了生命垂危的情况。这些新闻工作者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但他们仍然坚守在报道一线,为我们带来灾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