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亚洲慢性丙肝患者迎来福音!近日,欧洲肝脏研究协会第45届年会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针对基因2/3型的亚洲丙肝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方案后,临床治愈率竟接近90%。这一消息,与亚洲人接近90%的丙肝高治愈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这个重要的医学盛会上,卫生部病毒性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北京地坛医院的徐道振教授,积极呼吁公众尤其是高危人群要重视丙肝筛查。他强调,在常规体检时主动自愿接受丙肝筛查,有助于减少漏诊和晚诊,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早日得到治疗。
在我国,丙型肝炎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徐道振教授指出,这一现象并非坏事,它反映了人们对丙肝的认识正在不断提高。丙肝是一个不动声色、狡猾的杀手。通常感染后,只有约20%的患者能够自愈,而高达80%会转为慢性。对于成人而言,感染丙肝病毒后约90%-95%可以自愈,仅有5%-10%转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比乙肝更具致病性。
尽管丙肝治愈率很高,但患者的就诊率却非常低,仅达到惊人的10%,这意味着高达90%的丙肝患者成为“漏网之鱼”。瑞金医院感染科的谢青教授表示,丙肝之所以能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逍遥法外”,一方面是因为疾病症状隐匿,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忽视。一项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调查揭示,我国仅有1%的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有正确的认识;76%的被访者不了解丙肝可以治愈的事实;更令人震惊的是,80%的被访者错误地认为“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丙肝”。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学科医生的联合努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谢青教授强调,通过联合堵截,我们将能够更有效地发现并消除丙肝病毒。令人欣慰的是,只需1毫升的血液检测,丙肝病毒就能“无处遁形”。在这一希望的曙光下,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为消除丙肝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