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无偿献血情况通报
在寒冷的冬季,有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卫生部于12月9日召开的无偿献血新闻通气会上通报,今年1月至9月,全国约有909万人次参与无偿献血,献血量高达约309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5.1%和5.8%。我国血液供应紧张的状况尚未完全缓解。
据卫生部透露,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山东、河南、贵州和陕西等八个省(区、市)的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增长速度迅猛,超过10%。与今年上半年通报的采供血情况相比,全国采血量增长超过10%的省份已从四个增加到了八个。而采血量下降的省份则从六个减少到了四个。其中,北京和浙江两省(市)自上半年以来献血人次和献血量持续下滑,尤其是北京市,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5.59%、7.31%。对此,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党委副书记田喜慧表示,采血点设置不均衡及个别社会事件导致采供血机构公信力下降是主要原因。
随着12月的到来,无偿献血宣传月也随之启动。卫生部高度重视这一宣传工作,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其作为推进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抓手。在这一重要时期,我们需要做好多部门协调工作,强化采供血体系建设,严格临床用血管理,同时积极创新和推行血液保护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近年来的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据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自愿无偿献血人次从2006年的673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1180万,增幅高达74.8%。与此年采血量也从2006年的2295吨增加到2010年的3935吨,增幅达到惊人的71.5%。这一数字充分表明,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医疗服务量的不断增长,未来的挑战也随之增加。预计到了2015年,每天需要约12万人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