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制晚报报道,一起因情感纠葛引发的索赔事件近日在北京西城法院开庭审理。在这起备受瞩目的案件中,一位年轻的环卫工人马赛因与情人发生矛盾,被情人下毒后却与其订立攻守同盟,并企图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经过庭审,法院最终认定马赛的行为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千元。
这起案件的经过颇为曲折。在庭审中,公诉人提供了大量证据,包括可口可乐公司为应对“雪碧危机案”所进行的市场调查开支等翻译件,以证明其损失之大。被告人马赛的辩护律师易胜华认为这些损失都是间接损失,不应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尽管如此,法院在审理后认为马赛的行为严重侵害了经营者的商业信誉权和商品声誉权,已构成犯罪。
回顾这起案件的起因,要追溯到2009年初。当时,年轻的环卫工人马赛与女同事刘晓静相识并发展为情人关系。因家人反对,马赛开始疏远刘晓静。刘晓静为了报复马赛,竟联手大厦保安高星原策划了对马赛的投毒事件。他们先后三次在马赛的食物中投放汞元素,最终导致马赛急性汞中毒。马赛并未选择报警,而是与刘晓静订立攻守同盟,企图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他们捏造虚假事实,声称雪碧是自己打开的,并向媒体散布虚假信息。警方经过调查后揭穿了他们的谎言,真相最终大白于天下。
在昨天的庭审中,法院认为马赛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相关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权。法院指出,马赛明知散布虚假事实会对社会产生误导作用,仍然选择隐瞒真相并向媒体捏造事实。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公众对可口可乐公司的认知,也损害了企业的商业信誉和声誉。无论马赛的行为出于何种动机,都不能改变其行为性质的认定。这起案件也再次提醒人们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情,不能因个人恩怨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