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全民谈血糖平衡之道
血糖,作为人体重要的能量之源,维系着生命的运转。过低难以满足机体需求,会引发一系列反应;过高则如长期风暴,会损害全身各大器官。要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需要升糖与降糖机制的协同努力,这恰如一个精巧的天平,时刻需要调整砝码。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因素会导致血糖升高呢?
饮食过量。食物是血糖的根本来源,我们日常所摄取的每一份饮食都是血糖的原材料。如果经常摄入过多食物而无法消耗,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长此以往,胰岛素压力增大,血糖水平就会逐渐升高。
睡眠不足。研究表明,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睡眠不足,都会引发血糖升高。芝加哥大学的考特博士发现,健康人连续几天仅睡眠5.2小时,胰岛素敏感性就会降低高达40%,这对血糖调控极为不利。
情绪波动。人体有一套复杂的激素系统调节血糖水平,当我们处于发怒、暴躁等不良情绪时,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会上升,引发血糖升高。情绪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在现代生活节奏紧张的情境中。
精神压力持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体内多种激素分泌紊乱。这对血糖调控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
与升高血糖的诸多因素相比,能主动降低血糖的有效手段却相对单一——那就是运动。从激素角度看,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是胰岛素。我们每天只需抽出约30至60分钟的时间进行运动,如跑步、打球或游泳等,就能消耗掉多余的热量,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些运动就像是血糖天平上的重要砝码,帮助我们维持血糖的稳定。
要想让血糖的天平更加平稳,我们需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的不良习惯,同时坚持那些有助于降低血糖的良好习惯。毕竟,维护血糖平衡就是维护我们的健康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