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毒理学:走向“大毒理”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在全球化背景下,核污染等环境问题持续引发公众关注,毒理学作为研究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学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近日,中国科协发布的毒理学学科发展报告为我们揭示了当前毒理学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树立“大毒理”观念、构建我国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机制与协调机制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毒理学,一门研究外源性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环境生态系统损害效应的综合性学科,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了包括药物依赖、临床毒理与救治、生化和分子毒理、放射毒理等多个亚专科的庞大体系。我国在毒理学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学科定位上仍然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毒理学仍被定位为预防医学下设的“卫生毒理学”学科,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毒理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毒理学的应用领域愈发广泛,其学科地位的提升已成为迫切需求。重新定位毒理学,树立“大毒理”观念,将有助于推动毒理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还需加强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机制与协调机制的建设。鉴于毒理学的多学科交叉和多部门管理特点,我们应借鉴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和美国国家毒理学规划的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毒理学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毒理学领域的竞争力,更是对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有力保障。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我国毒理学界需积极应对,重新定位学科发展方向,树立“大毒理”观念,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完善安全性评价体系,为建设健康中国、美丽中国贡献力量。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领域,让我们共同期待毒理学在“大毒理”时代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