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北京发现3名脊灰病毒隐性感染者

  • 女性健康
  • 2025-03-29 00:08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北京市惊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积极应对展开防控行动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消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爆发的脊髓灰质炎疫情引起了广泛关注。据重点摸底排查发现,北京市出现了三份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疑似标本。经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业检测,这三份标本被确认为脊髓灰质炎野病毒(ⅰ型),均来自在京就读的新疆和田地区学生。

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卫生部门的高度警觉。针对主动监测所揭露的情况,卫生部门迅速行动,对三名隐性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学生进行了集中医学观察,并展开了针对重点人群的防控措施。目前,这三名学生的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脊髓灰质炎的任何临床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既往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脊髓灰质炎病毒隐性感染者大多数不会发病,但他们的粪便中会携带病毒,具有传染性。对于这类隐性感染者,医学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在观察期间,如果两次便检结果均为阴性,即可解除观察。

据了解,北京市上一次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感染病例要追溯到1984年。此后,连续27年未有新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出现。此次疫情的突然爆发,再次敲响了防控警钟。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经口腔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内繁殖。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等。在流行期间,以隐性感染和无瘫痪病例居多,儿童尤其容易感染,因此在普种疫苗前,婴幼儿是主要的患病群体,也被称为小儿麻痹症。

北京市卫生部门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除了对隐性感染者进行医学观察外,还加强了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对重点人群的查漏补种工作。强化了医疗机构对急性驰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变化。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