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甲流疫情爆发的可能性较小——病毒未发生明显变异
新华社报道,从卫生部得到的消息,我国目前正在经历流感流行的高峰期。南北方的流感活动水平有所差异,南方省份持续呈上升趋势,而北方省份在1月中旬达到高峰后开始有所减弱。但与近几年同期相比,全国的流感活动水平保持基本持平,并没有出现剧烈波动。
流感全球监控专家研判结果显示,目前全球流感流行毒株主要以甲型H3N2亚型和乙型病毒为主。综合分析显示,当前的全球流感活动水平与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时期相比,强度明显较低,与近几年的流感流行强度大致相当。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8日的数据,2011年全国共有9个省份报告了甲型H1N1流感死亡病例20例,这一数字明显低于2010年同期的140例。专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本身并未发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2010-2011季节性流感疫苗仍然有效。全国大规模暴发甲型H1N1流感的可能性较小。
卫生部高度重视流感疫情的防治工作,积极部署,各地的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和网络实验室都在全力以赴。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正在认真开展流感疫情监测、防控和医疗救治等工作,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近期,卫生部门将继续加强流感疫情的监测和流感样重症病例的救治。鼓励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特别是托幼机构的儿童和妊娠妇女积极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据晨报报道(首席记者 崔红),卫生部昨天公布了“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10年全国共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641万余例,死亡人数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其中艾滋病发病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前一年增加了近20%和17%左右。尽管如此,与流感疫情的相对稳定相比,这一数字仍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我们必须认识到,防控传染病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