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消息,郝成涛与沈基飞报道,在应对可能的核电站事故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发布了全新的《核辐射防护知识问答》手册。
前言中提到,日本于3月11日遭遇的大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不仅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影响到了我国的驻日机构和旅日同胞,尤其是福岛核电站的事故,至今仍然对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引发了公众的广泛担忧。对此,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的专家深感同情并密切关注。为了协助公众正确理解并应对核电站事故可能带来的健康挑战,他们迅速编写了这本以问答形式呈现的小册子,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期为大家提供健康安全的防护帮助。
那么,究竟什么是核电站呢?简单来说,核电站是利用一个或多个动力反应堆产生的热能来发电的设施。这些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相当于热电厂的燃烧炉,但它们使用的燃料是。在反应堆内,制成的核燃料进行核裂变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水蒸汽。这些水蒸汽推动汽轮机,进而带动发电机旋转,从而源源不断地产生电力。目前全球核电站常用的反应堆类型包括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气冷堆和快堆等。
至于这次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震导致反应堆机组的冷却系统供电中断,水循环无法完成,核反应堆中的热量无法带走。热量的聚集使得容器内的水变成蒸汽,气压增大,对容器外壳构成威胁。为了降低容器内的气压,电站工作人员选择了将蒸汽排出核反应堆。容器内的高温使得水蒸汽与锆合金反应产生氢气,与厂房里的氧气混合后发生了爆炸,导致了放射性物质的泄漏。这一事故再次提醒我们核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掌握相关防护知识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