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兆申教授领衔的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课题组在癌的科研战场上斩获重大进展,近期在2010年上海医学奖颁奖大会上荣获一等奖。他们的研究覆盖了癌的早期诊断、外科手术新模式的建立以及内镜介入治疗新技术的开创等多个重要领域。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五年生存率极低。针对这一难题,李兆申教授带领的团队从癌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入手,通过近二十年的深入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在早期诊断方面,团队在国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了NPTX、miR-21、miR-196a等新的血清标志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85%和90%。他们发现胰液中检测到的TTR蛋白以及全新的癌特异表达的S100P基因,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更多有力的工具。并且,他们建立了针对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流程,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外科手术方面,团队创新了癌手术模式。针对可切除的癌,他们改进了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技术路线,并引进多项先进技术,如血管切除/重建技术、区域淋巴结廓清术以及消化道重建技术。这些创新使得癌的总体手术切除率达到80%-8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5%,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针对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癌,该团队也积极,开创了多种内镜介入治疗新技术。如超声内镜引导下放射性碘-125粒子种植术,短期疼痛缓解率高达75%,一年生存率达27%。他们还成功研制出可承载放射性粒子的胆胰管引流支架,以及腹腔神经节放射粒子种植术,这些创新技术使得中晚期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李兆申教授课题组的成果为癌的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他们的努力为更多患者带来了希望之光。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医疗水平,也为科研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贡献将载入医学史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