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散装即食食品安全警示:抽检全线不合格,市民需警惕
近日,广州市消委会对超市即食豆制品、藻类产品及酱腌菜进行了抽检,结果令人担忧。即食豆制品、藻类产品全线不合格,酱腌菜的合格率也仅为20%。这一消息为市民敲响了警钟,散装即食食品的贮存时效需严格控制,消费者在购买后应确保食品的冷藏温度,尽快食用。
市消委会的抽检行动模拟了消费者购买过程,共购买了56批次散装即食食品,涉及13家生产企业和6个销售单位。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检测结果令人震惊,大部分食品存在严重的微生物超标问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即食酱腌菜和海带丝等食品不仅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甚至被检测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是一种致病菌,可引发化脓性感染和败血症,污染食物后还可产生肠毒素,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超市中的散装食品管理状况也令人担忧。目前超市对散装即食食品的管理较为宽松,食品的密封性和冷藏温度得不到有效保证。市消委会指出,根据相关规定,即食豆制品、酱腌菜、藻类食品等散装即食食品应存放在专用封闭式冷藏柜内,温度要求在-2℃至5℃之间。记者在多个超市观察到,目前许多超市并未做到这一点。
市消委会负责人强调,即食食品的保存温度要求极高,不适当的冷藏条件很容易导致细菌和致病菌的繁殖。即使样品是在购买后立即封存并即时检测,结果仍然不合格。消费者在购买这类产品后应尽快食用,避免长时间不进食导致食品被污染。
面对超市散装即食食品的安全问题,消费者需提高警惕,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注意食品的贮存和食用时间。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确保超市即食食品的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