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氏和马来丝虫,它们的外形非常相似,都是细长的线条状,如同蚕丝一般,呈现乳白色,表面光滑。这两种丝虫是雌雄异体的,它们的雌性后代在母体内孕育幼虫,这些幼虫在成熟后会形成如丝一般的活动形态,我们称之为微丝虫。
微丝虫的生活史十分独特。它们从淋巴系统出发,随着血液的流动进入血液循环。在白天,它们更多地隐藏在肺部的微血管内,而到了夜晚,它们则进入周围的血液循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夜间循环的现象特别明显。
这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有微丝虫的人。微丝虫的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雌蚊的叮咬来传播的。对于人群来说,所有人都是普遍易感的。
丝虫病的感染季节主要集中在5到10月。在温暖的南方地区,由于气候适宜,丝虫病甚至可以全年感染。当传染性幼虫通过蚊虫叮咬侵入人体后,它们在淋巴系统中发育成为成虫。这些成虫和幼虫的代谢物会引发身体的过敏反应和淋巴系统的组织反应。
这些反应表现为急性丝虫热、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等症状。由于淋巴系统的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慢性淋巴管阻塞、淋巴管曲张、乳糜尿和皮肤肿胀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丝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它的传播与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密切相关。了解丝虫病的流行特征、传染方式和易感人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