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季的脚步悄然而至,许多人开始感受到白天的困倦、焦躁与疲劳,性欲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变得迟缓。食欲却意外地增加,尤其是甜食和碳水化合物的诱惑难以抵挡,体重亦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身体的调养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医的核心理念——“虚则补之”,我们在秋季可以通过“六补”来恢复体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如何在秋季进行科学的进补吧。
食补是秋季进补的重要一环。在中医看来,肺与秋气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应多吃具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以调理脾胃功能。丰富的奶制品、豆类、新鲜蔬菜和应季水果都是上佳之选。其中,菱角、板栗等因其药食兼优的特点备受推崇。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不仅有助于补中益气、开胃止渴,还有固肾养精的功效。秋季的莲藕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它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等。生食能凉血散淤,熟食则能补心益肾。无论是男女老幼,莲藕都是秋季宜食的保健食品。
说到水补,众所周知其能润肺。秋季多风干燥,空气湿度较小,汗液蒸发快,人体容易失水。专家建议,秋季每人每天至少要比春季多喝水500毫升以上。除了多喝水,还有一些实用的方法如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吸入蒸汽等。梨、莲心等食物也是秋季水补的优选,它们既能保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又有抵御呼吸道疾病的特殊功能。
药补则是秋季进补的另一大方面。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白术、北沙参等都是秋季进补的常用药物。这些药材在早秋服用有强身健体之功效。黄芪等具有收汗回表作用的药物可以有效阻止肌体因气候炎热而造成的大量出汗。对于恢复元气、强壮机体具有良好的作用。但需注意,早秋气候仍较炎热,脾胃运动依然虚弱,一些如鹿角胶、阿胶等养阴之品此时仍不宜服用。
秋季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身体调养的季节。通过食补、水补和药补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恢复体力、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让我们在秋季保持健康的也享受这个丰富多彩的季节带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