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之花绽放,勤劳之手铸就希望
初春的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刘银秀吃完早饭,便满怀期待地走向村里的扶贫车间。她的脚步轻快,脸上洋溢着笑容,因为这里不仅是她脱贫的地方,更是她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刘银秀是江西樟树市洋湖乡古亭村的贫困户,家庭状况一度让她倍感压力。在2018年,当地干部的帮扶如春风般温暖了她的心灵。她和丈夫顺利进入附近的扶贫车间就业,家庭的困境得到了改善。对她而言,“车间开工了,天天有活干,心里才能踏实下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扶贫车间一度面临困境。老板杨冬牛担忧工厂不开工会导致员工流失,而产品积压仓库无法销售。他在浙江安吉县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他,只有让车间尽快复工,才能缓解压力。于是,他四处联系业务,终于与多地销售商签订了销售订单。
2月17日,车间顺利复工复产。杨冬牛积极安排贫困户优先上岗,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现在车间的员工都是本地的群众,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樟树市为了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组织干部对贫困劳动力进行拉网式排查,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并提供企业用工信息。该市还设立扶贫专岗,帮助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为了鼓励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该市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发放稳岗补贴、社保补贴、岗前培训补贴等。
刘银秀在扶贫车间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她感到非常满意。对她来说,能在离家近的地方就业,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庭,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目前,樟树市的贫困劳动力本地就业人数达到了2785人,新增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更是高达882人。
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无数像刘银秀一样的人们的辛勤付出和汗水。他们的勤劳之手铸就了希望,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扶贫不仅是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让我们一起携手,为贫困群众铺就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让扶贫之花在中国大地上绽放!
《》报道了这一系列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决心和成果。让我们共同为这些勤劳的人们点赞,为他们的未来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