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78岁老中医坦言“好医生贵在让人不生病”

  • 生活常识
  • 2025-04-15 08:25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中医之德,先行于治——薛伯寿的医术与医德之旅

在人民网的一次专访中,全国医德标兵、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薛伯寿,分享了他对医德的深刻理解。这位被尊称为“上工”的医者,不仅医术高超,更将医德置于首位,他认为,一名真正的医者,不仅要治病,更要防病,帮助人们保持健康。

薛伯寿引述了中医的古训:“上工治未病”。这里的“上工”,指的是医术精湛且拥有崇高医德的人。他们不仅擅长治疗已存在的疾病,更擅长预防疾病的发生。这种预防为主的理念,正是中医“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体现。

中医的师承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薛伯寿提到,师傅教授徒弟时,赠送的第一课礼物是草鞋。这不仅是让徒弟立足民间,不畏艰难,更是要他们始终铭记:医者,必须为百姓服务。而雨伞和灯笼的寓意,则告诫他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看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心怀患者,无畏风雨黑夜。

在薛伯寿眼中,医生这个职业神圣而重要。医者必须有崇高的品德,技术精湛。他们不仅要达到高尚情操的境界,更要有服务人民的决心和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医疗在人的健康和寿命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生活方式和行为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这更加印证了薛伯寿的理念:健康靠自己,防重于治。

为了强调预防的重要性,薛伯寿自创了“四君养心汤”,既可用于预防疾病,也可辅助治病。其核心思想在于心的修炼和提升。他认为,真正的医者不仅治病,更要帮助患者修炼内心,达到真正的健康长寿。

已经78岁高龄的薛伯寿,仍然坚持每天提前上班、延迟下班,承担大量的保健会诊工作。他坚信孙思邈的“大医精诚”精神,立志成为百姓信赖的好医生。他的医术和医德,不仅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信任,更为中医树立了榜样。

薛伯寿的故事和精神,不仅展现了中医的魅力,更让我们看到了医者的崇高和伟大。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上工治未病”的真谛,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以德为先、服务人民的榜样。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激励更多的医者践行医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