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孩如花似玉的23岁,正是青春洋溢、追求幸福的黄金时期。一位年轻如花的方小姐,却在这个美好的年纪被一种罕见的“心病”所困扰,长达三年之久。她仿佛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时常感到心慌、胸闷,甚至无缘无故地晕倒在地,人事不知。
方小姐的病情复杂,曾经多次求医问药于各大医院,诊断不明确,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一次在超市的晕厥,让家人心急如焚,紧急将她送往浙大邵逸夫医院。经过心内科、心脏超声以及影像学等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终于确诊方小姐患有一种罕见的心肌疾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
此病最早由法国的Fontaine医生在1978年发现,表现为右室扩大、某些部位心肌消失,被脂肪或纤维组织替代。疾病的进展会导致胸闷、气急、心慌,甚至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据统计,有20%的患者会因此猝死。尽管医学不断进步,此病的治疗仍是难题之一。除了药物治疗,自动除颤仪(ICD)的植入被视为重要治疗手段,但高昂的费用以及更换周期短带来的经济压力,使得许多患者望而却步。方小姐也面临着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拒绝了这种治疗方法。
邵逸夫医院心内科经过详细论证,决定采用国际上尖端且难度最大的心脏电生理手术——射频消融手术来治疗方小姐的疾病。手术由主任医师蒋晨阳带领的电生理团队完成。手术过程中,通过一个小切口将特制导管送入患者心脏,在计算机上建立心脏的三维模型。模型显示方小姐心脏上存在大片瘢痕,这些瘢痕正是发病的罪魁祸首。蒋晨阳教授操作导管在计算机上标记出瘢痕位置,就像建立了一份“作战地图”,然后用射频能量摧毁这些病灶。手术历时近四个小时,效果理想。术后半年,方小姐再也没有出现心悸、胸闷和晕倒的情况,生活恢复正常轨迹,脸上也恢复了甜美的微笑。
对于患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人来说,及时就医治疗至关重要。微微健康网提醒您,生命无价,健康至上。面对这种可能导致猝发的罕见心病,我们不应该忽视,而应积极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