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回落趋势持续,土地市场显现降温态势
随着金秋的脚步悄然而至,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为地产界带来一股新的风向标。据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报道,全国地价涨幅已经连续六个月出现回落,这一趋势无疑标志着土地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微妙的转变。
据了解,此次统计数据揭示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增长15.7%,增速比前八个月有所提高。土地成交价款也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增长22.7%,但增速却有所回落。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土地市场的投资热度正在逐渐降温。
业内人士的见解更是为我们揭示了背后的市场动态。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各地的土拍溢价率开始快速回落,尤其是三四线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与此一些热点城市如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地块流拍现象。易居企业集团首席执行官丁祖昱在地产金融形势发布会上指出,全国土地市场自三季度以来已经开始转冷。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一方面,随着土地供给的加大,整体成交量并未下滑,反而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增加。四季度有望成为全年土地供应的高峰。另一方面,土地市场供求关系的缓和使得交易价格增速也开始收窄。这意味着开发商对于未来土地市场的预期开始发生变化,“补仓”意愿趋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流拍的地块多为远郊地块。以上海为例,远郊地价已上涨至“临界点”,一些房企因预期地价下降而选择放弃竞拍。与此住房销售市场的遇冷也让高价拿地的开发商面临困境。去年高价拍得地块的一些开发商,如今面临着销售困境,资金无法及时回款,无法支撑其进一步扩张。克而瑞CEO张燕表示,超过三成的百强房企土地储备较2017年末下降,融资环境趋紧对部分房企影响较大。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也开始有意识地放缓拿地节奏,转向项目收并购过程。
土地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微妙的转变。开发商对于未来的预期正在发生变化,“补仓”意愿趋降。这一变化既是市场调整的结果,也预示着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理性、稳健。我们期待在即将到来的新的市场环境中,房地产行业能够迎来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