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洋一家人的中医情缘与博士之路
在一张温馨的合影中,孙洋与三个子女共同出镜,展现了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幸福。背后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厚的学术情缘与不懈努力。孙洋的妻子,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手绘了丈夫博士论文中的解剖图,为他的学术成就增添了一份家庭的温暖与支持。
这位45岁的捷克留学生,是中国中医的忠实信徒和执着者。早在中学时期,孙洋就开始接触针灸和中医的奥秘。他对中医的热爱,引领他走到今天,成为一名出色的针灸及中医药学家,并在捷克开办了自己的中医学校。
为了深入研究中医理论,孙洋十年前来华求学。他深知,中国的中医发源地是深入学习中医的最好场所。于是,他携家带口,远渡重洋,开始了在中国的学习生涯。他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磨砺,终于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其论文《李学川“针灸逢源”研究》成为他学术生涯的璀璨篇章。
谈及论文,孙洋充满自豪。他告诉记者,论文中的人物头像及其解剖图,都是妻子手绘完成。她的绘画技术,为论文增色不少。而这份支持,也是孙洋在学术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
回忆起自己的中医之路,孙洋感慨万千。20世纪80年代,他在捷克就开始自己手工制作针灸针,尝试用针灸为家人和亲朋治病。虽然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他深知缺乏深厚的理论知识是最大的缺陷。他决心来到中国,深入学习中医理论。
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孙洋克服语言难关,研读中医古籍,深入研究中医文献理论研究。他的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梁繁荣评价他:“学习很刻苦,研究很深入。”
如今,孙洋即将结束在中国的学习生涯,回到捷克继续致力于中药学的国际推广。他的博士生导师梁繁荣对其充满期待,希望他在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中多做贡献,将中医的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
孙洋的学术成就和家庭的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他的经历,展现了一个外国留学生在中国追求中医梦想的历程,也展现了一个家庭在学术追求中的支持与鼓励。这份情缘与努力,将跨越国界,为中医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